工业化带来城市的繁荣,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但同样也带来了工业固体垃圾、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的快速增长,粗放的垃圾处理方式导致了土壤污染、水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有效处理垃圾成为人类必须解决的问题。
曾获得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长篇科幻小说金奖的《固体海洋》,想象过这样一个场景:变异的细菌、爆发的癌细胞、横跨于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的怪物……这一切都源于遍布海洋的塑料垃圾。虽然这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但如果人类继续放任垃圾无限制增长和随意丢弃,小说中的未来可能就会成为现实。
“市民可在‘无废城市’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绿色城市研究所所长董珂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物质利用的观念和态度也会发生一种倒U形的变化。
董珂解释,在资源短缺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是非常简朴的,在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的时候,难免会产生物质上的奢靡之风。但当生活水平达到了更高阶段,人们会从单纯追求物质生活转向追求物质和精神生活并重,物质上从简的生活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如果人人尽可能从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绿色办公、杜绝餐饮浪费、节水节电、共享物品等小事入手,养成一种节约、高效利用资源的生活方式,就能够从源头上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让每个人在自我适度约束的基础上实现全体人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各地经验表明,公众参与是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置和回收利用,第一道关就是城市居民的参与。“事实上,公众是‘无废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应该大力培养公众的‘无废’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公众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践行简约适度的原则,减少资源浪费,助力‘无废城市’建设。”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李金惠说。
城市是居民的家,也是工厂和企业落地生根的“家”。为了保障城市尽可能少受固废的环境影响,既需要宏观的顶层设计,规范政府、企业、个人做什么和如何做,也需要大家在生产生活的点滴中从我做起。期待未来有更多具体方案在各地实施,更广泛的主体参与进来,让城市更“无废”、更美好。
浏览:次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