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广东省2019年碳排放配额分配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批准并正式印发。这是省应对气候变化的职能从省发展改革委划转到省生态环境厅后,碳排放配额分配实施方案的首次印发。
2018年广东碳排放市场整体情况及2019年碳排放配额分配实施方案由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和交流合作处处长洪建武通报。
洪建武通报广东碳排放市场相关情况。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供图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到2020年,全国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降低18%。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指每生产单位GDP所排放二氧化碳量与基期相比的降低比例,反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效。而国家给广东的约束性目标则高于全国水平,要求“十三五”期间下降20.5%的碳强度,目前我省已顺利达到国家规定的十三五前三年的累计进度目标。
取得如此成绩,与广东的在碳排放权交易方面的探索和尝试分不开。探索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国家赋予广东的重大改革事项,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自2013年12月启动,至今已进入第七个
履约期。经过不断的建设和完善,目前法规体系已基本健全、市场主体参与度活跃,市场排放配额总量超4亿吨,是总体规模排名全国第一的区域性
碳市场,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欧盟和韩国
碳市场。
值得一提的事,在踏实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过程中,广东还着力推进国家低碳
试点省市工作,广东和广州市、深圳市、中山市分别是国家第一、第二、第三批的低碳
试点省市。
在2018年履约期内,广东碳市场配额的交易量达到4900万吨,交易金额8.37亿元,分别占全国7个区域碳市场总量的56%和46%,位居全国首位,交易量较上一年度增长了199%。其中,交易量前五位的投资者(均为机构投资者)有三位来自省外,境外投资机构通过跨境人民币交易碳排放权104万吨,超过2014年至2017年成交总和。
与此同时,电力、石化、造纸、民航等控排行业的单位产品碳排放在上一年下降的基础上继续同比下降了0.7%、2%、1.2%和3.1%。
据了解,在2018履约期内,广东已初步建立起碳市场和碳普惠相结合的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允许贫困地区、中央苏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的包括林业
碳汇类在内的碳普惠减排项目作为广东碳市场补充机制,2018年为这些地区累计创造逾500万元收入,为我省区域协调发展、精准扶贫提供有效市场化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欧盟碳市场主要交易
平台欧洲能源交易所与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签署了合作协议,将在我省推进
碳金融的创新。
近年来,广东相继出台了2013-2018年度配额分配实施方案,明确了每年配额分配的企业范围、配额总量、分配方法、发放流程等事项,为广东碳交易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全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约束性目标的实现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2019年度,在历年配额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展、广东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能源消费控制目标、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相关政策要求,省生态环境厅于8月份上旬制订了《广东省2019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9月份广泛征求了省发改委、工信厅、统计局、能源局等省直部门以及各行业协会、控排企业的意见。10月份,2019年度配额分配方案经配额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
总体而言,广东2019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与历年配额分配思路保持一致,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一是配额总量适应控排范围的扩大碳排放配额总量设定为4.65亿吨;二是精细化配额分配,对钢压延与加工工序采用历史排放法,对炼钢等工序采用基准法分配配额,并由2018年度的4条基准线进一步细分为7条基准线,同时对电力行业增设分布式热电联产机组基准线,对水泥行业微粉等产品粉磨的分配方法调整为历史强度下降法;三是有偿配额总量从200万吨提高为500万吨;四是强化历史排放法配额预期,取消配额调节机制。
配额分配方案中控排企业配额总量的增加,是否表示控排的要求减弱了?
洪建武表示,配额总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控排的要求在降低,主要还是缘于控排范围的扩大。他指出,广东省处于产业结果转型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的时期,经济发展和碳排放还未脱钩,特别是粤东西部地区在未来将继续投入大量项目,带来碳排放的增加。“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大的项目纳入到我们的碳排放管理之中,应用市场化的机制来推动企业进行节能减碳。”同时他还表示,电力、造纸、航空、石化等行业企业的单位产品碳排放都在逐年下降,这是市场化机制在不断地发挥作用的结果。
洪建武在分享超额完成指标的经验时表示,广东的经验在于“抓大放小”:“在完成下降20.5%碳强度的约束性指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碳市场对大型企业的约束控排作用,这也是我们碳市场推行的主要原则之一。”同时,他还表示碳市场在节能减碳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在严格管控的同时,也必须为经济社会的发展留足空间,促进低碳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浏览:次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