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5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深入解读近期15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吉林省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的出台标志着吉林省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系统推进产品碳足迹管理方面迈出关键一步,为全省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碳足迹是衡量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标尺。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张齐斌在发布会上介绍,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不仅是从生产端推动降碳增效、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抓手,也是引导绿色消费、促进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有效途径,更是驱动整个产业链协同转型的重要机制。
《方案》明确了吉林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时间表与路线图:到2027年,初步建立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及分级管理制度,全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到2030年,全省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得到广泛推行,全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全面形成。围绕这一目标,《方案》部署了健全管理体系、构建工作格局、推动行业实践、加强能力建设、完善保障体系等五大方面共14项重点任务。
作为吉林省传统产业代表,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在碳足迹管理方面的实践已成为行业典范。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规划绿色发展科博士王永国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公司已设定2030年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降低29%的目标,并通过技术革新、供应链绿色管理、生产制造节能降耗等多维度扎实推进。其奥迪A5L车型荣获“2025年中国汽车低碳领跑者”奖项,并成功获得碳足迹1级标识认证,彰显了企业在绿色低碳转型上的领先实力。
下一步,吉林省将聚焦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数据基础建设、推动核算认证、提升基础能力等关键环节,凝聚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多方力量,共同打造各方联动、共建共享的碳足迹管理工作格局,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