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6
在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90后”执法人员封维扬与江琼,是并肩作战的工作搭档,更是彼此支撑的生活闺蜜。她们以“钻”劲深研业务、以“卷”劲严抓监管、以“干”劲帮扶企业,用青春智慧破解治污难题,用汗水践行环保使命,成为南京治污攻坚一线一道兼具专业与温度的风景线,生动诠释着新时代的生态环保铁军担当。
“钻”字打底:把课堂搬去一线,以专业筑牢执法根基
“环境执法从不是纸上谈兵,必须扎进现场、摸透实情。”2023年新入职的封维扬,始终把这句话记在心里。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她,主动申请参加每一次现场检查——从钢焦联合企业轰鸣的生产车间,到污水处理厂泛着泡沫的曝气池边,她的笔记本上记满工作要点,看到关键环节就停下来仔细琢磨。有一次,封维扬跟随执法尖兵龙婷检查污水处理厂时,封维扬的目光始终锁定在污泥脱水设备的运行参数上。“为什么要重点测这个数据?”“废水排放量和污泥产生量的比例怎么算才精准?”她边琢磨边提问,就是为了把背后的原理、监管的逻辑彻底弄明白。

在参与太湖安全度夏交叉互查时,她凭借对废水排放指标的精准把握,敏锐锁定某企业违规排放行为;事后又梳理日常执法遇到的问题,建立起七类30个异常行为研判模型,从“定性判断”升级为“定量分析”,青年环保人的专业硬实力初露锋芒。
如果说封维扬的“钻”在“脚下沾泥”,江琼的“钻”则在“数据较真”。她不满足于“看懂监测数据”,更琢磨着“用好数据”,把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原理与执法实践深度融合,练出了从数据波动中找问题的“火眼金睛”。一次非现场巡检中,江琼发现某制造企业的废水处理数据存在“间歇停排”异常。她立刻调取近3个月的历史数据比对,结合企业生产排班规律反复分析,最终判断企业存在“数据超标就临时停排”的情况。随后她带队实地核查,取样分析后确认问题出在企业在线分析仪核心部件故障。没有处罚了事,江琼反倒主动指导企业更换仪器,帮着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生产的难题。“执法既要‘脚上有泥’摸实情,也要‘心中有数’辨真伪。”江琼说。
“卷”字发力:把标准刻进日常,以严管守住生态底线
在雨花台生态环境执法队伍里,“卷”从不是内耗,而是对执法标准的极致追求。封维扬与江琼把这份“卷”劲融入日常工作,以“零容忍”态度筑牢生态安全防线,也在彼此带动中共同成长——2025年在市级执法大练兵中,封维扬以优异成绩闯进决赛,赛后她顾不上休息,主动帮文科出身的江琼梳理专业知识点,手把手带她练习现场检查技巧,两人的业务能力在“互卷”中同步提升。
封维扬的“卷”,藏在对细节的死磕里。此前,一家企业反映废气颗粒物浓度总逼近限值,反复检修却找不到症结。接到诉求后,封维扬没有停留在查看在线监测数据,而是一头扎进企业的废气处理车间。她比对近三个月的温度、湿度、压力数据变化规律,结合企业废气“高温高湿”的工况特点,终于找出问题:原有监测仪的技术原理易受水汽干扰,导致数据不准。她建议企业更换颗粒物监测设备,改造后不仅彻底消除了浓度波动的隐患,还降低了企业的运维成本,实现了“环保达标”与“效益提升”的双赢。
而江琼的“卷”,体现在对创新的执着上。“执法不仅要‘治已病’,更要‘防未病’。”这是她对“卷”的理解,也是对这份责任的践行。为了让执法监管更高效,她牵头建立重点企业“一企一档”电子数据库,整合排污许可、监测报告、整改记录等信息,实现了执法监管“一键溯源、动态掌控”。2024年,这套系统提前预警并化解了3起潜在环境风险——某电子厂的VOCs处理设施即将失效时,系统自动触发预警,江琼第一时间带队上门指导检修,成功避免了超标排放。
“干”字为要:把服务送到心坎,以温度赋能绿色发展
“环境执法不是‘一刀切’,而是要帮企业找到绿色发展的路子。”封维扬与江琼深知,监管的终极目标是推动企业转型,她们把“干”字刻在实处,用“帮扶+指导”架起执法工作与企业发展的连心桥。一家小型汽修企业曾因危险废物分类不规范被责令整改,封维扬没有简单地一罚了之。她带着企业负责人逐条梳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相关条款,从危废桶的标识张贴规范,到台账记录的填写细节,手把手地教操作;考虑到企业成本压力,她主动协调第三方机构,为企业定制低成本的危废规范贮存方案,帮着算清“合规账”“长远账”。企业负责人感慨:“以前觉得环保是‘找麻烦’,现在才知道,是帮我们堵漏洞、避风险。”
江琼则成了企业眼里的“环保顾问”。针对企业常遇到的废气治理、噪声防控等难题,她梳理出10类高频问题,制作成图文并茂的《环保合规指引手册》。为了让企业少走弯路,她还组织开展“互学互鉴”活动——哪家企业的VOCs处理设施升级得好,就带其他企业去现场看流程、学经验。一家电子企业采纳她的建议改造处理设施后,能耗降低了20%,产能反而提升了15%。“环保投入不是负担,是提升竞争力的‘加分项’!”企业负责人的点赞,是对她“干”出实效的最好认可。

今年以来,雨花台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以老带新”模式开展帮扶检查80余次,精准服务企业92家。“发现问题不是目的,帮企业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封维扬与江琼的想法,正是这支队伍的共识。封维扬与江琼的故事,是南京雨花台生态环境执法队伍中新生代的生动缩影,这群年轻的生态环保人将继续步履坚定,在治污攻坚的路上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