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0
在当今追求绿色发展与节能减排的时代背景下,余热利用已成为工业领域实现高效能源管理、降低能耗及减少碳排放的关键手段。众多企业积极探索并实践余热利用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为行业绿色转型树立了典范。
钢铁行业:余热供暖惠民生
水钢积极投身于余热回收利用项目,借助先进的余热回收系统,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废气、冷却水等介质的热能进行收集。高炉冲渣水余热以及烧结环冷机余热,都成为供暖的宝贵热源。自2019 年为六盘水市热力公司供热起,水钢不断加大投入,新建减温减压系统和相关置换项目,提升蒸汽产出与供应能力。正常情况下,每小时可提供 30 吨 - 50 吨蒸汽。六盘水市累计投资 5.6 亿元用于集中供暖建设,目前集中供暖签约面积和覆盖面积分别达到 987 万平方米和 681.8 万平方米,市区超三分之二的供热面积都依赖水钢余热。这一举措不仅满足了居民的供暖需求,大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还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了碳排放,改善了当地空气质量。
陕钢集团旗下的龙钢公司也在余热利用方面成果斐然。2023 年 4 月,韩城市启动余热利用清洁供暖项目,利用龙钢公司生产中的冲渣水、炉壁冷却水、烧结环冷机蒸汽等为市区居民供暖。高炉炼铁后产生的高温炉渣经冲渣水冷却,产生约 85 摄氏度的冲渣热水,炼铁烧结工序产生的环冷烟气温度可达 400 摄氏度,这些余热被采集利用后输送到千家万户。2024 年 2 月初供暖管网贯通,同年 11 月 11 日正式供暖,为城市节能减排做出突出贡献,老钢企成功转型为环保 “优等生”。
水泥行业:余热发电双丰收
水泥行业作为高耗能产业,在余热利用方面积极探索。多家水泥企业通过回收窑头、窑尾排放的中低温废气余热进行发电,将熟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转换为电能。塔牌集团2024 年度余热发电的供电量为 34374 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 33 万吨;上峰水泥在 2024 年利用余热发电 4.73 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38.98 万吨。万年青已投运 10 套余热发电机组,装机容量 80.30MW,余热发电可满足公司窑系统用电量需求的 50% 左右。由中材节能总承包的克州天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余热发电项目,装机容量 10MW,建成后年发电量 4408 万千瓦时,年均降低碳排放 3700 吨。余热发电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了企业对传统电力能源的依赖,节约了成本,还显著减少了碳排放,提升了企业形象,助力企业获得更多绿色订单,进入绿色供应链白名单。
铝业与其他行业:多元利用显成效
兰州铝业的连城基地在铝电解槽侧部余热回收技术上取得突破,实现侧部余热高效稳定回收,为行业超低能耗生产提供了借鉴方案。荏原冷热(中国)公司研发的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等设备,在工业余热回收领域表现出色。浙江一家石化企业采用其设备后,成功将原本白白排放的低品位余热转化为高品位蒸汽。该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余热利用、区域供冷供热等领域,已取得技术专利1000 余项,溴化锂吸收式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 13 年位列第一,为推动工业余热资源化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余热利用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与显著成效。从供暖到发电,从钢铁、水泥到铝业及其他行业,余热利用正以多种形式助力企业降低能耗、减少排放、提升效益,为实现我国“双碳” 目标贡献着重要力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相信余热利用将在更多行业得到更深入的应用,创造更大的经济与环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