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4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浪潮中,环保行业正经历着深刻变革。步入2025 年上半年,一系列新趋势逐渐凸显,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方向。这些趋势不仅重塑着市场格局,还为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一、政策驱动下的危废治理升级
2025 年 2 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 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指导意见》,明确到 2026 年,全国危险废物环境重点监管单位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全覆盖。这一政策为危废治理领域带来重大变革。上半年,各地加速推进危废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越来越多危废产生企业、运输单位及处置机构接入系统,实现从产生源头到最终处置的全程监控,有效提升监管效能,降低环境风险。
为响应政策,企业纷纷升级危废处理技术。传统填埋处置占比逐步下降,资源化利用技术成为热点。部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从电子废物中回收贵金属、从废催化剂中提取稀有金属等,既减少危废排放,又创造经济效益。
二、技术创新引领资源化与智慧化潮流
环保行业的技术革新方向正在发生转变,传统的污染治理技术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企业正从单纯的排放控制向资源化和智慧化迈进。在资源化利用方面,工业废水中盐分、重金属和其他可回收物的提取与循环利用成为热点。上半年,多家企业成功研发新型工业废水处理设备,能高效分离废水中的有用物质,实现资源回收再利用。固废处理领域,厨余垃圾厌氧发酵制沼气、废旧锂电池贵金属回收等技术不断成熟,应用范围逐步扩大。
与此同时,智慧化运营全面渗透环保行业。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技术为核心,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优化环保设施运行。上半年,多地污水处理厂引入智慧化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水质、水量,自动调整处理工艺参数,实现药剂精准投加和能耗优化,运营成本显著降低。
三、市场竞争加剧与出海拓展新空间
2025 上半年,环保行业 “内卷” 趋势愈发明显。在招投标中,“低价抢标”“亏本扩张” 成为常态。数据显示,水务、固废、危废等多个核心细分领域的平均毛利率已普遍降至个位数。在此背景下,“出海” 成为众多企业的新选择。上半年,环保行业加速海外市场布局,东南亚、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成为主要战场。头部企业积极参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等大型基建项目,凭借成本控制能力强、工程执行速度快、项目周转灵活等优势,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中小企业也开始探索出海路径,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提供特色环保解决方案,开拓海外市场。
四、项目结构调整,聚焦存量优化
过去,环保行业增长常依赖“拿新项目”,但 2025 上半年,新建项目锐减,财政投入趋紧,地方政府项目立项门槛抬高。这使得环保企业战略重心发生明显转向,从 “拿项目” 向 “管项目” 靠拢,从关注合同额向关注现金流与净利润迁移。
在污水处理领域,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较高水平,新增大型污水处理厂需求下降,企业更多聚焦现有设施提标改造与运营优化。固废处理方面,垃圾焚烧厂“吃不饱” 现象促使企业通过技术升级提高能效和资源化利用率。资本市场对环保企业 “运营能力” 的评价方式也发生变化,更看重 “轻资产、强运营” 的精细化逻辑,推动企业加速转型。
2025 上半年的这些环保趋势,标志着行业正从粗放式扩张向精细化、高质量发展转变。企业需紧跟政策导向,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积极拓展市场,提升运营管理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全球环境保护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