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0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在能源消耗中仍占据重要地位,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烟气,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还会导致酸雨、雾霾等环境问题。在此背景下,烟气治理技术成为守护蓝天、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关键手段,其发展备受关注。
烟气治理技术种类丰富,各有优势。以脱硫技术为例,石灰石- 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应用广泛,该技术利用石灰石浆液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生成石膏,脱硫效率可达 95% 以上,能够有效减少酸雨的形成 。脱硝技术中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在催化剂作用下,使用氨或尿素等还原剂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脱硝效率通常能达到 80% - 90%,极大降低了氮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除尘技术方面,电除尘和袋式除尘技术效果显著,电除尘利用电场力使粉尘带电并被捕集,袋式除尘则通过滤袋拦截粉尘,二者除尘效率均能达到 99% 以上,有效减少了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这些技术的应用,显著改善了工业烟气排放质量,为大气环境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烟气治理形势紧迫且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排放标准,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四五” 规划》等,倒逼企业加强烟气治理,推动了烟气治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公众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烟气治理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为烟气治理产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据统计,我国烟气治理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吸引了众多企业和科研机构投入其中。
但烟气治理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难点。技术层面,对于一些复杂工况下的烟气,如钢铁、垃圾焚烧等行业产生的烟气,成分复杂,含有多种污染物,现有的单一治理技术难以满足需求,而多种技术的协同应用又存在技术衔接、成本控制等难题。经济层面,烟气治理设备的建设和运行成本较高,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负担较重。例如,一套大型的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设备投资可能高达数千万元,且运行过程中还需消耗大量的药剂、电力等,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此外,部分地区存在环保监管执行力度不足的问题,导致一些企业抱有侥幸心理,不愿积极投入资金进行烟气治理。
为推动烟气治理技术持续发展,需从多方面着手。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环保政策和标准体系,加强监管执法力度,确保企业严格落实烟气治理要求;加大对烟气治理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攻克技术难题。企业自身要提高环保责任意识,积极采用先进的烟气治理技术和设备,通过技术改造降低污染物排放。同时,行业内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共享技术成果,探索更高效、低成本的烟气治理解决方案。
烟气治理技术是改善大气环境的重要保障,尽管面临重重挑战,但在政策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其发展前景依然广阔。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烟气治理技术必将为守护蓝天白云、建设美丽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