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30
在全球倡导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余热利用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能源回收方式,正日益受到关注。余热,作为在能源利用过程中未被充分利用的“隐形财富”,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有效挖掘并利用这些余热,不仅能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还能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工业领域:余热利用的“主战场”
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余热被白白浪费。例如,钢铁、化工、水泥等行业的窑炉、熔炉在运行时会产生高温废气,这些废气携带的热量惊人。据统计,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 60%。通过安装换热器、余热锅炉等设备,可将这些余热回收,用于预热助燃空气、预热煤气或生产蒸汽。以钢铁行业的烧结工序为例,其能耗约占钢铁生产总能耗的 10%,近 50% 的热能以烧结机烟气和冷却机废气的显热形式排入大气。如今,通过先进的余热回收技术,这些热量可被回收用于发电或作为其他工序的热源,既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废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建筑领域:提升能效的“新法宝”
建筑领域同样存在着大量可回收利用的余热。一方面,建筑物内的空调、通风等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废热;另一方面,人体活动、照明设备等也会释放出热量。利用热泵技术、热回收系统等手段,可将这些余热回收并重新利用于建筑物的供暖、热水供应等方面。比如,在一些大型商业建筑中,安装了热回收新风系统,它能够在排出室内废气的同时,回收其中的热量来预热室外新鲜空气,大大降低了建筑供暖和制冷的能耗。此外,在建筑设计阶段,通过优化建筑保温隔热设计,合理规划建筑朝向和布局,也能更好地实现余热的利用,提升建筑的整体能效。
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的“新路径”
交通领域的余热利用也逐渐崭露头角。汽车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传统方式中这些热量大多被浪费。现在,通过采用废热回收技术,可将发动机产生的余热转化为电能或用于加热车内环境。例如,部分新型汽车配备了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它利用热电转换装置将废气中的热量转化为电能,为车辆的电子设备供电,从而减少了发动机的负荷,降低了燃油消耗。在船舶、火车等大型交通工具上,余热利用技术同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
余热利用在工业、建筑、交通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空间。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余热利用技术,我们能够让这些“沉睡” 的能量重新焕发活力,为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