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8
“目前,整个中国的分布式资产投建市场都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大部分资方还没有进场,少量公司进行了自有资金的投入。投资总量已经下滑到了2024年巅峰期的50%甚至三分之一的水平。”在近日举办的“510中国品牌日•能源产业品牌宣传周”上,协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鑫阳光公司总经理孙海鹏表示。
据了解,2025 年初,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以及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为分布式光伏投资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催生出 “430” 和 “531” 两个关键时间节点。
根据上述两个文件,“430” 节点前完成备案或并网的分布式光伏项目,能享受原有政策框架下的诸多优惠,如工商业项目可全额上网并享受稳定保底电价。而 “531” 节点后,一切发生了巨大变化,上网保底电价取消,收益直接与电力现货市场挂钩,上网电价需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并且还要分担调峰调频等新能源消纳费用。
孙海鹏指出:“当前,随着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光伏产业变化呈现两重天。”
一方面,光伏产业处于震荡周期,分布式光伏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分时电价、限电、市场化交易等政策不断实施,电站并网管控力度的不断加大,叠加渠道的激烈竞争,给企业、渠道商、资方三方都带来了挑战,分布式光伏企业面临新一轮调整;另一方面,光伏产业整体仍保持着高成长性的趋势,已实现“实验性创新”到“系统性重构”跨越的科技服务型企业正在变化中重塑新格局,并推动市场开发格局由北向南朝经济发达区域加速。
面对电力市场改革的新形势,孙海鹏表示:“相应的虚拟电厂需要整个能源大模型在引入交易生态中的不同角色关系后,在功率、电价等不同维度实现预测的精准度,最终为新型能源体统建设解决新能源消纳与电力保供难题,并为参与各方实现最高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