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6
玻璃和陶瓷行业的烟气深度治理是当前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随着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行业对烟气治理技术的要求也日益严格。以下是针对这两个行业烟气深度治理的技术路径及相关案例的简述。
一、技术路径
1.玻璃行业烟气治理技术路径
玻璃窑炉烟气具有高温、高粉尘、高氮氧化物(NOx)及二氧化硫(SO₂)的特点,治理需结合多种技术。
(1)除尘技术:采用电-袋复合除尘器,前级电除尘去除大颗粒粉尘,后级布袋除尘捕捉微细粉尘,实现高效除尘。
(2)脱硝技术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在催化剂作用下,将NOx还原为氮气和水,脱硝效率可达70%-98%。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在高温下喷入还原剂(如尿素)与NOx反应,适用于温度窗口较宽的窑炉。
(3)脱硫技术
循环流化床多组分污染物协同净化:通过吸收剂、循环灰与烟气反应,脱除SO₂、HCl、HF等酸性气体,同时去除二噁英和重金属。
半干法脱硫:喷入消石灰浆液与烟气中的SO₂反应,生成硫酸钙等固体产物。
2.陶瓷行业烟气治理技术路径
陶瓷窑炉烟气成分复杂,含粉尘、SO₂、NOx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需多技术协同。
(1)除尘技术
旋风式净化器:利用离心力分离大颗粒粉尘和油渍。
箱式净化器:通过纱网和无纺布袋过滤细小粉尘,配合试剂喷头净化有机成分。
(2)脱硝技术
尿素湿法脱硝:尿素水溶液与NOx反应生成氮气,脱硝效率约88%。
SNCR/SCR联合技术:根据窑炉温度选择合适的脱硝方式,或结合两者提高效率。
(3)脱硫技术
石灰石-石膏湿法:适用于高浓度SO₂烟气,脱硫效率高但能耗较大。
半干法脱硫:喷入消石灰与SO₂反应,适用于中低浓度SO₂烟气。
(4)多级分类处理系统
蜂窝陶瓷隧道窑烟气净化系统:通过旋风式净化器、箱式净化器、风机和吸附装置,实现粉尘、SO₂、NOx等污染物的分级处理。
二、典型案例
1.玻璃行业案例
(1)旗滨马来西亚项目:
技术方案:采用SCR脱硝+半干法脱硫+布袋除尘工艺,结合高温电除尘技术。
实施效果:脱硝效率达90%以上,SO₂和粉尘排放浓度低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入选生态环境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环境保护典型案例汇编》。
(2)山西某日用玻璃窑炉项目:
技术方案:干法脱硫+尘硝一体化(金属滤袋)工艺,SCR催化剂布置在滤袋净气室顶部。
实施效果:烟气中SO₂、NOx和粉尘排放浓度均低于10mg/Nm³,实现超低排放。
2.陶瓷行业案例
(1)蒙娜丽莎集团:
技术方案:引入“烟气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与装备”,实现颗粒物、SO₂、NOx、重金属等9项污染因子同时治理达标。
实施效果:经第三方检测,各项污染物排放浓度持续稳定达标,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运行成本低。
(2)广东萨米特陶瓷有限公司:
技术方案:喷雾塔配套布袋除尘器及脱硫塔,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和SNCR脱硝技术。
实施效果:SO₂和粉尘排放浓度显著降低,满足国家排放标准。
三、未来发展方向
1、技术创新:
研发低温高效SCR催化剂,降低脱硝成本。
推广干法脱硫技术,减少水资源消耗和废水排放。
2、智能化管理:
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烟气治理设备的自动化运行和远程监控。
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治理工艺参数,提高治理效率。
3、资源化利用:
探索脱硫石膏、除尘灰等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4、政策与标准引导:
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加严,玻璃和陶瓷行业需积极响应,采用更先进的治理技术,满足超低排放要求。
综上,通过上述技术路径和案例分析,玻璃和陶瓷行业在烟气深度治理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未来需继续推动技术创新和智能化管理,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