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4
2025年,距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双碳”目标已过去5年,双碳领域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浪潮中,正处于关键的变革与发展期。
回顾2024年,国内外ESG政策呈现出密集发布与持续完善的态势,为双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石与清晰的行动指引,也让我们对2025年双碳领域的走向有了更多思考与期待。
2024年堪称我国ESG发展的政策大年。在这一年里,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一系列与ESG及双碳目标紧密相关的政策纷纷落地。
中国证监会指导下,沪深北交易所于2024年初发布《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意见征求稿,并于4月正式发布。该《指引》明确要求报告期内被持续纳入上证180、科创50、深证100和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需在2026年4月30日前发布2025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并设置了涵盖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三方面共21个具体议题的信息披露框架。
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A股市场在ESG信息披露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众多上市公司将不得不更加系统地梳理和披露自身在双碳等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实践与成效。
同年12月,财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基本准则》共六章31条,积极借鉴国际准则经验的同时,充分考虑我国实际情况。
其发布意味着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建设驶入快车道,尽管施行策略采取区分重点、试点先行,但无疑为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提供了统一规范的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有助于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ESG信息披露舞台上的可比性与认可度。地方层面同样动作频频。
北京、上海分别发布本地区ESG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从产业引导、金融支持到信息披露规范等多方面,为本地区企业的ESG实践与双碳目标推进提供了本地化的行动指南。
苏州以苏州工业园ESG产业计划为依托,明确六大工程并推出资金奖励等支持政策,积极培育和发展ESG相关产业,促进区域内企业绿色转型升级。
与国内的快速发展相呼应,在国际舞台上,2024年ESG政策也呈现出重大进展。
欧盟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倡导者,其《企业可持续报告指令》(CSRD)开始全面执行,超过5万家公共受托责任主体需遵循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进行信息披露。
这一准则对企业在环境、社会等方面的信息披露要求极为细致,涵盖了从碳排放到供应链劳工权益等诸多关键领域。
同时,欧盟还出台了可持续性尽职调查法案,进一步强化企业在供应链中的社会责任,确保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性。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ISO/IWA48:2024《实施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原则的框架》,为全球各类组织实施ESG原则提供了通用框架,有助于推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ESG实践中遵循共同的原则与标准,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行动的一致性与协同性。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2024年公布气候披露新规,旨在加强和规范上市公司在气候相关方面的信息披露,满足投资者对企业气候风险及管理情况的信息需求。
尽管该新规在发布过程中面临部分州的诉讼争议,且最终版本删除了范围三(供应链上下游碳排放数据)的披露要求,但依然对美国上市公司在双碳信息披露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企业更加重视气候相关风险与机遇的管理。
2025年双碳领域值得关注的趋势
回顾2024年,国内外ESG政策多点开花,为可持续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政策的落地,不仅重塑了企业运营与信息披露的规范,也为市场参与主体指明了方向。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2025年,在过往政策积累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浪潮的推动下,双碳领域即将涌现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趋势,这些趋势与2024年的政策成果紧密相连,又将开启全新的发展篇章。
碳排放双控全面推进
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是我国2025年乃至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战略决策。原有的能耗双控机制在引导碳减排、优化能源结构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而碳排放双控能够更精准地聚焦于温室气体排放本身,对能源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在2025年,我们有望看到各地在碳排放双控指标的分解与落实上进一步细化,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特点,制定差异化的碳减排目标与实施方案。
同时,相关监测、核算与评估体系也将不断完善,确保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政策的有效执行提供数据支撑。
企业层面,尤其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企业,将面临更大的减排压力,需要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改造,优化生产流程,以满足碳排放双控要求。
绿色金融创新深化
随着全球对双碳目标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绿色金融作为支持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在2025年将迎来更深入的创新与发展。
一方面,绿色金融产品将更加丰富多样。除了传统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外,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碳金融衍生品等将不断涌现并逐渐成熟。
例如,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SLB)将进一步发展,其挂钩指标将更加多元化,不仅局限于碳排放强度等单一指标,还可能涵盖能源效率提升、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等多个双碳相关目标,激励企业采取更积极的减排行动。
另一方面,绿色金融标准将进一步统一与完善。
2024年央行等七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制定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在2025年,这一要求将逐步落地实施,不同金融机构、不同地区之间的绿色金融标准差异将逐渐缩小,提高绿色金融市场的透明度与可操作性,促进资金更高效地流向双碳领域的优质项目。
能源结构加速优化
为实现双碳目标,加速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组合仍是2025年的重点方向。
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风电和光伏设备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发电效率持续提高,其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不断攀升。
海上风电作为风电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将迎来大规模开发建设,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上风能资源,在2025年,多个海上风电项目有望开工建设并实现并网发电。与此同时,水电、煤电等传统能源将更加注重调节性能的发挥,与新能源形成互补。
储能设施的建设也将加快推进,无论是电化学储能还是物理储能技术,都将在提升储能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等方面取得突破,以解决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提高能源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