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1
当前,全球范围内绿色甲醇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加大投入,推动绿色甲醇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据估计,到2030年,全球绿色甲醇的产能有望突破千万吨级别,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力量。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甲醇生产和消费国,也在积极推动绿色甲醇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在全球大力推进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当下,生物质新能源作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正以其独特的清洁性和可再生性,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其中,生物质制绿色甲醇技术的突破与发展,更是为能源领域的变革注入了强大动力,开启了全新的绿色发展篇章。
一、生物质制绿色甲醇的重大突破——以宁夏煤业为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喜庆时刻,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公司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成功实现生物质气化技术工业示范运行的重大突破。2024年9月30日,宁夏煤业烯烃一公司携手宁夏神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全行业率先开展生物质气流床气化连续进料试烧任务,这一壮举标志着生物质在气流床气化炉满负荷工业化运行的首创,为我国生物质制绿色甲醇工艺路线开辟了全新道路,为产业变革和绿色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宁夏煤业公司的干煤粉气化炉,历经技术研发与流程优化,孕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神宁炉”。其显著特点之一便是原料煤适应性极强,目前已在宁夏、新疆、安徽、陕西、内蒙古等产煤地区大显身手,烟煤、无烟煤及褐煤皆能完美适配。为进一步推动气化核心技术创新发展,公司毅然决定在干煤粉气化装置开展生物质工业试烧工作。
此次试烧选用的生物质主要原料为玉米秸、高粱秸、麦秸、稻草等农业废弃物。这些在以往常被视为无用之物的废弃物,经过粉碎、压缩、碳化等一系列精细工艺处理,摇身一变成为可直接燃烧的优质固体燃料,实现了从“废”到“宝”的华丽转身,成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一员。在试烧前,宁夏煤业公司高度重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全面深入地论证和评估试烧风险,从原料的储运,到研磨、分选、输送,再到后续的气化、除渣、洗涤、变换等各个工序,均制定了详尽周全的操作方案。试烧期间,公司统筹协调、精准把控,密切关注各工艺参数的细微变化,认真收集和深入分析生物质试烧过程中的相关数据。经过五天的不懈努力,最终圆满完成了生物质在5#气化炉的试烧工作,为生物质制绿色甲醇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二、生物质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
(一)资源优势——取之不尽的能源宝库
生物质能源的资源来源极为丰富广泛,农作物秸秆、林业废弃物、畜禽粪便以及城市有机垃圾等,都是生物质能源的优质原料。这些资源遍布全球各个角落,且生长周期短,能够源源不断地满足人类持续发展的能源需求。以我国为例,广袤的农村地区每年产生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若能加以有效利用,将成为生物质能源的重要来源。同时,随着农业技术的持续进步和种植结构的不断优化,生物质能源原料的产量和质量有望进一步提升,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
(二)技术进步——创新驱动发展?
生物质新能源技术近年来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高效发酵技术能够更高效地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燃料,提高能源产出效率;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可将生物质快速转化为生物油、生物炭和可燃气体等,拓展了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形式;生物质沼气利用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提高了沼气的产量和纯度,使其能更好地应用于发电、供暖等领域。此外,生物质能源与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更为其发展带来了新机遇。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精准掌握生物质资源的分布、产量等信息,优化资源收集和运输路径,提高产业运行效率。
(三)政策支持——保驾护航的东风
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将生物质新能源视为推动能源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出台各项政策措施鼓励其发展。一方面,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补贴等,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提高企业参与生物质新能源产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提供资金支持,设立专项科研基金,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技术研发,突破技术瓶颈。同时,各国还积极建设示范项目,以点带面,推广生物质新能源的应用。在国际层面,各国间的合作与交流也日益紧密,共同致力于生物质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为生物质新能源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生物质新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尽管生物质新能源前景广阔,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资源收集、运输和储存存在难题。生物质资源分布较为分散,收集难度较大,且运输成本高,同时,生物质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影响,发生变质等问题。其次,生物质能源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市场推广和应用。此外,公众对生物质新能源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有待提高,部分人对其安全性、稳定性等存在疑虑。
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从多方面发力。在技术层面,进一步加强研发,开发高效的资源收集、运输和储存技术,降低成本;在产业层面,完善生物质能源产业链,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在宣传层面,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生物质新能源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生物质新能源尤其是生物质制绿色甲醇技术,在推动能源转型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力。尽管前方仍有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政策的持续支持以及产业的逐步完善,生物质新能源必将在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据愈发重要的地位,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巨大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生物质新能源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转自:中投产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