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换效率提升:分布式能源涉及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发电技术不断进步,如新一代光伏电池技术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新型风力发电机增加捕风能力和发电效率,使分布式能源在相同装机规模下能产生更多电力。
储能技术融合发展:储能是解决分布式能源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的关键。锂离子电池储能、液流电池储能、氢能储能等技术逐渐成熟并广泛应用,实现分布式能源的“源 - 储” 协同,提高能源供应稳定性和可靠性。
多能互补技术应用:将多种能源形式和能源利用方式有机结合,如“风光储” 一体化项目、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与太阳能光伏互补等,实现不同能源间的优势互补,提高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和系统稳定性。
全球市场扩张: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 2030 年全球分布式能源装机将达到 1.4 亿千瓦,相比 2020 年增长超过 300%。
国内市场潜力大:中国分布式能源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分布式光伏发展迅猛,2024 年底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 3.7 亿千瓦,新增装机达 1.2 亿千瓦,占当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的 43%。随着 “千乡万村驭风行动” 和 “千家万户沐光行动” 推进,分散式风电也将迎来快速发展。
分布式光伏:除传统的地面分布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屋顶光伏外,光伏与建筑一体化(BIPV)将加速发展,使建筑成为能源生产单元。户用分布式光伏在农村和城镇家庭不断普及,实现居民自我供电和余电上网。
分散式风电:从陆地分散式风电项目向低风速地区和沿海地区拓展,海上分散式风电逐步兴起,利用丰富的海上风能资源。同时,在偏远农村、海岛等地区,分散式风电为当地提供独立供电解决方案。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在工业园区、商业中心、数据中心等能源需求集中场所,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提供冷、热、电三联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效益。
国家政策引导: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1。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 2025 年配电网具备 5 亿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接入能力。
地方政策助力:多个省份出台政策鼓励分布式光伏和“驭风行动”,对新建分布式光伏项目给予补贴、优惠电价等支持,推动分布式能源在当地的发展。
智能电网建设:加快智能电网建设,通过先进的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实现分布式能源与电网的双向互动和智能调配,提高电网对分布式能源的接纳能力和消纳水平。
微电网发展:微电网作为分布式能源的有效组织形式,可实现分布式能源的就地消纳和自给自足,减少对大电网的依赖。在偏远地区、海岛等,微电网将成为主要供电模式;在城市地区,微电网与大电网协同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
浏览:次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