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转型的时代浪潮中,风电产业正经历着深刻变革,近期两则行业新闻,如两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映射出风电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与新挑战。
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重磅出台,这是继2021年煤电上网电价改革后,新能源领域的又一关键举措。它将市场置于新能源资源配置的核心位置,为2030年新能源全量入市奠定基调。
过往新能源装机量大幅增长,却凸显出现行电价政策重“发”轻“用”的问题,新能源在电力系统稳定中的责任未得到充分体现。如今新政落地,虽让新能源公平参与市场,但也带来电价不确定性。在消纳能力较弱区域,电价甚至呈下降趋势,这无疑成为行业未来关注与攻坚的重点。“竞价机制”的引入,更是将竞争贯穿新能源规划、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各开发企业只有全力锁定“最优LCOE”,严控项目成本,才能在激烈竞争中保障项目可持续收益。
2025年1月6日,中船科技发布资产出售进展公告,旗下风电公司股权成功转让,总成交超31亿元。在“双碳”目标下,平价风光迅速崛起,新能源资产金融属性再度凸显。开发企业转让风光场站股权,回笼资金用于后续开发投资,已成为成熟经营策略。风电作为有固定收益且具绿色属性的资产,备受国际绿色金融青睐。无论是出售风电场,还是以Reits形式证券化,资产交易的活跃都巩固了风电在金融市场的优势地位。这背后,反映出风电产业两个重要趋势:持续降低全生命周期LCOE成本,增强低电价时代竞争力;不断提升风电资产金融融资水平,获取更多资本助力,而两者核心都指向运营效率提升与成本降低。
《中国风电后市场发展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4年5月,全国在役机组超19万台,当年陆上风电后市场容量超570亿元,海上风电突破60亿元,且市场容量有望进一步扩大。
在风电服务市场快速扩容当下,对存量资产进行技术和管理优化,实现精细化运营,成为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不仅存量项目如此,增量项目在“竞价机制”下,更需从源头上控制成本。未来,全生命周期环节的精细化资产运营管理将是风电在新电价政策下制胜的关键。
电价新政后,风电运营在“电力交易”环节的服务提升成为显著变化。新能源开发企业需全面理解所属区域电力系统,综合多方面信息制定发电计划与报价策略。
在多元化电网格局下,跨区域输电和“源网荷储”模式完善依赖高效运营管理,储能设备的加入为新能源电站资产管理和电价入市带来挑战。配备储能的风光场站需要大量数据采集分析与实时监控,以优化调度策略,在此过程中,数字化AI、大模型、智能体等技术将发挥更大作用。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风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近10%。随着新型电力系统推进和“双碳”目标渐近,风光发电成为增量主体时,强大全面的资产运营能力将是增强风电稳定性、扩大消纳规模、提升收益的保障。
浏览:次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