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风电行业正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节点。从“价格内卷”的泥潭中挣扎上岸,到技术出海引领全球能源革命,从深远海风电的蓝海突围,到乡村风电的普惠实践,这个行业用实力证明:绿色能源的浪潮不可逆转,而风电正是这场变革的先锋。
过去三年,风电行业深陷“至暗时刻”。陆上风机价格从3800元/kW暴跌至1440元/kW,企业“卖一台亏一台”的恶性竞争几乎摧毁行业利润。但2024年,一场行业自救运动悄然兴起:12家整机商签署《自律公约》,央企带头摒弃“最低价中标”,风机价格触底回升,
2025年招标均价已回升至1550元/kW以上。这一转变不仅是价格的修复,更是行业从“野蛮生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觉醒——技术研发投入、产品可靠性、长期服务能力成为竞争新标尺。正如某整机商高管所言:“卷价格的时代结束了,卷技术、卷服务的时代来了。”
海上风电:2025年被称为“海风爆发元年”。随着“单30”政策(离岸30公里、水深30米)落地,深远海开发破冰,广东、山东等沿海省份加速布局,预计全年新增装机将突破14GW,远超2021年抢装峰值。漂浮式风电技术(如明阳智能“双头机”平台)的突破,更让中国在全球深远海竞赛中占据先机。
乡村风电:国家“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启动,村企合作模式下,分散式风电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一台风机年收益可达数十万元,既为农村供能,又为村民创收——风电不再只是企业的生意,更是共同富裕的纽带。
中国风电的“出海2.0时代”已全面开启。2023年整机出口3.6GW,海外利润是国内的3-4倍,但出海背后是硬核技术的支撑:26MW海上机组、190米混塔、147米全球最长叶片——中国风电装备已从“跟随者”变为“定义者”。
然而,激进大型化带来隐忧。2024年风机事故激增至210起,倒塔、部件失效频发。行业开始反思:“大”不是终点,“安全”才是底线。2025年,陆上18MW、海上26MW或成技术应用的极限,企业更注重可靠性测试与全生命周期管理。
四、未来:绿电融合与政策红利,万亿赛道再提速
政策端,“双碳”目标与电力市场化改革双管齐下。新能源入市加速,绿电交易、碳配额机制为风电注入金融属性;氢能耦合(风光制氢)打开增量空间,绿氢项目成为新战场。
市场端,2025年国内新增装机预计超110GW,正式迈入“亿千瓦时代”,产业链从整机到零部件(如东方电缆、中天科技的海缆业务)全面受益。券商预测,行业龙头利润增速将达30%以上。
2025年的风电行业,既有转型的阵痛,也有破局的曙光。它用数据证明:绿色能源不是理想主义的空谈,而是经济与生态的双赢选择。当风机在乡村田野、远海深蓝间矗立,它们不仅是发电的机器,更是中国向世界递交的一张“绿色名片”。
未来已来,风电正以“中国速度”重新定义能源的边界。
浏览:次
收藏